1.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劑是由下列藥材:
太子參250g、黃連100g、制半夏250g、陳皮100g、茯苓200g、大黃400g、
丹參700g、牛膝200g、紅花100g、甘草100g,共計10味藥材,通過以下方法制
成的固體劑型:
1)取大黃200g粉碎成細粉;
2)另200g大黃與丹參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
漉液,濃縮成稠膏;滲漉后的大黃、丹參藥渣與其余太子參等八味,加水煎
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
減壓濃縮至藥液體積與生藥重量比為1∶1,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充分攪
拌,靜置7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與上述大黃、丹參稠膏及
粉末混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
劑是由下列藥材:
太子參250g、黃連100g、制半夏250g、陳皮100g、茯苓200g、大黃400g、
丹參700g、牛膝200g、紅花100g、甘草100g,共計10味藥材,通過以下方法制
成的固體劑型:
1)取大黃200g粉碎成細粉;
2)另200g大黃與丹參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
漉液,濃縮成稠膏;滲漉后的大黃、丹參藥渣與其余太子參等八味,加水煎
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
減壓濃縮至藥液體積與生藥重量比為1∶1,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充分攪
拌,靜置7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與上述大黃、丹參稠膏及
粉末混勻;
3)制成顆粒,干燥,分裝,即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
劑是由下列藥材:
太子參250g、黃連100g、制半夏250g、陳皮100g、茯苓200g、大黃400g、
丹參700g、牛膝200g、紅花100g、甘草100g,共計10味藥材,通過以下方法制
成的固體劑型:
1)取大黃200g粉碎成細粉;
2)另200g大黃與丹參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
漉液,濃縮成稠膏;滲漉后的大黃、丹參藥渣與其余太子參等八味,加水煎
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
減壓濃縮至藥液體積與生藥重量比為1∶1,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充分攪
拌,靜置7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與上述大黃、丹參稠膏及
粉末混勻;
3)制成顆粒,干燥,壓片,即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
劑是由下列藥材:
太子參250g、黃連100g、制半夏250g、陳皮100g、茯苓200g、大黃400g、
丹參700g、牛膝200g、紅花100g、甘草100g,共計10味藥材,通過以下方法制
成的固體劑型:
1)取大黃200g粉碎成細粉;
2)另200g大黃與丹參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
漉液,濃縮成稠膏;滲漉后的大黃、丹參藥渣與其余太子參等八味,加水煎
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
減壓濃縮至藥液體積與生藥重量比為1∶1,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充分攪
拌,靜置7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與上述大黃、丹參稠膏及
粉末混勻;
3)制成顆粒,干燥,填充膠囊,即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