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頜模型(1)和下頜模型(2),所述
上頜模型包括上頜軟組織(11)、上頜骨質(12)、若干上頜牙齒(13)和上頜連接件(14),所述
上頜連接件固定在所述上頜骨質頂面中部,所述上頜骨質咬合面上設有對應若干上頜牙齒
的上頜牙槽窩(121),所述上頜軟組織包裹住所述上頜骨質除頂面外的部分,所述上頜軟組
織延伸到所述上頜牙槽窩內壁上的部分為上頜牙周膜(111),所述上頜牙齒插固于其對應
的上頜牙槽窩中;所述下頜模型包括下頜軟組織(21)、下頜骨質(22)、若干下頜牙齒(23)、
下頜舌底(25)和下頜連接件(24),所述下頜連接件固定在所述下頜舌底的底面中部,所述
下頜骨質環繞包裹在所述下頜舌底的前側及左右側上,所述下頜骨質咬合面上設有對應若
干下頜牙齒的下頜牙槽窩(221),所述下頜軟組織包裹住所述下頜舌底及所述下頜骨質除
底面外的部分,所述下頜軟組織延伸到所述下頜牙槽窩內壁上的部分為下頜牙周膜(211);
所述下頜牙齒插固于其對應的下頜牙槽窩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模型還包括
設于所述上頜連接件左右兩側的兩個上頜竇(15),一個上頜竇的外側骨質壁和底部骨質壁
與另一個上頜竇的外側骨質壁和底部骨質壁相比較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上頜竇內壁
上均貼有一層軟質膜,形成上頜竇膜(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模型還包括
設于所述上頜連接件前側的鼻底特征(17);所述上頜骨質腭面具有切牙孔特征(122)和腭
大孔特征(123);所述上頜軟組織腭部包含腭皺(18)、切牙乳突及腭中縫特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骨質及所述
下頜骨質包括骨松質特征(X1)和骨皮質(X2)特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模型及所述
下頜模型的前牙區為牙列缺損區(X3),該牙列缺損區的骨質形態呈刃狀,且有V字形骨缺損
特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頜模型還包括
下頜神經管(26),所述下頜神經管環繞在所述下頜舌底的前側及左右側方,并通過若干連
接加強筋(27)與所述下頜舌底固定連接,且所述下頜神經管包裹在所述下頜骨質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頜神經管包括
從后牙部位向前延伸到第二前磨牙位置的主管(261)、自第二前磨牙位置分出的粗支(262)
和細支(263),該粗支為頦管,方向向后上外側延伸并穿出下頜骨質;細支為下頜切牙神經
管,方向向前下內側延伸,與對側的下頜切牙神經管匯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模型及所述
下頜模型具有前庭溝特征(X4),所述前庭溝的寬度比臨床解剖加寬。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腔種植實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模型上的
若干上頜牙齒包括牙齒13#(131)、牙齒23#(132)、牙齒15#或牙齒25#(133)和牙齒17#或牙
齒27#(134),所述上頜模型一側磨牙末端為上頜末端游離區域(135),另一側磨牙遠端的上
頜骨質比較飽滿;所述下頜模型上的若干下頜牙齒包括牙齒43#(231)、牙齒47#或牙齒37#
(232)、牙齒35#或牙齒45#(233)和牙齒33#(234),所述下頜模型一側后牙末端為下頜末端
游離區域(235),另一側磨牙遠端的上頜骨質比較飽滿。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