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車輛用雙空調器,該車輛用雙空調器包括:
前空調器,該前空調器包括:壓縮機(210),該壓縮機用于抽吸和壓縮制冷劑;
冷凝器(220),該冷凝器用于冷凝在所述壓縮機(210)中被壓縮的制冷劑;前膨脹
閥(230),該前膨脹閥用于對在所述冷凝器(220)中被冷凝的制冷劑進行節(jié)流;前
蒸發(fā)器(240),該前蒸發(fā)器用于蒸發(fā)從所述前膨脹閥(230)引入的制冷劑;和具有
雙管結構的雙管式內部熱交換器(250),通過使用于使所述前蒸發(fā)器(240)與所述
壓縮機(210)相互連接的前低溫管(P3)的預定部分以及用于使所述冷凝器(220)
與所述前膨脹閥(230)相互連接的前高溫管的預定部分疊置而形成所述雙管結構,
所述雙管式內部熱交換器(250)使在這些管中流動的制冷劑相互進行熱交換,所述
前空調器(200)冷卻所述車輛的前座側;以及
后空調器(300),該后空調器包括:后高溫管(P4),該后高溫管用于對從所述
冷凝器(220)朝向所述前膨脹閥(230)流動的制冷劑進行分流;后膨脹閥(310),
該后膨脹閥用于對被分流的制冷劑進行節(jié)流;和后蒸發(fā)器(320),該后蒸發(fā)器用于蒸
發(fā)從所述后膨脹閥(310)引入的制冷劑并且使該制冷劑與從所述前蒸發(fā)器(240)流
向所述壓縮機(210)的制冷劑相結合,所述后高溫管(P4)以從所述雙管式內部熱
交換器直接分出的方式連接至所述雙管式內部熱交換器(250)的側部并且與所述后
膨脹閥(310)相連接,所述后空調器(300)冷卻所述車輛的后座側,
其中,所述雙管式內部熱交換器(250)包括:內管(251),該內管布置在用于
使所述前蒸發(fā)器(240)與所述壓縮機(210)相互連接的所述前低溫管(P3)的所述
預定部分處;和外管(252),該外管以雙管結構結合至所述內管(251)的外周面,
所述外管(252)具有在其兩端形成的擴大管部(253),所述擴大管部(253)中的一
個擴大管部與連接至所述冷凝器(220)的第一前高溫管(P1)相連接,所述擴大管
部(253)中的另一個擴大管部與連接至所述前膨脹閥(230)的第二前高溫管(P2)
相連接,并且
其中,與連接至所述前膨脹閥(230)的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相連接的所述
外管(252)的所述擴大管部(253)處直接連接有所述后高溫管(P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分別與所述外管(252)的所述擴大
管部(253)相連接的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溫管(P4)沿所述擴大管
部(253)的周向以預定間隔相互隔開地進行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以傾斜一
預定角度(θ1)的方式連接至所述擴大管部(253)的豎直中心線(C)的一側,并
且所述后高溫管(P4)以傾斜一預定角度(θ2)的方式連接至所述豎直中心線(C)
的另一側,并且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溫管(P4)的傾斜角度被控制成,
使得能夠控制被分配至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溫管(P4)的制冷劑的流
速。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的傾斜角
度(θ1)小于所述后高溫管(P4)的傾斜角度(θ2)。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分別與所述外管(252)的所述擴大
管部(253)相連接的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溫管(P4)沿所述擴大管
部(253)的縱向以預定間隔相互隔開地進行連接,并且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
所述后高溫管(P4)的直徑(D1,D2)被控制成,使得能夠控制被分配至所述第二
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溫管(P4)的制冷劑的流速。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的直徑(D1)
大于所述后高溫管(P4)的直徑(D2)。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與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
后高溫管(P4)相連接的所述擴大管部(253)的長度(L2)大于與所述第一前高溫
管(P1)相連接的所述擴大管部(253)的長度(L1)。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分別與所述外管(252)的所述擴大
管部(253)相連接的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溫管(P4)沿所述擴大管
部(253)的制冷劑流動方向以預定間隔相互隔開地進行連接,并且分別沿所述擴大
管部(253)的所述制冷劑流動方向進行連接的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所述后高
溫管(P4)的布置順序被改變成,使得能夠控制被分配至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和
所述后高溫管(P4)的制冷劑的流速。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所述第二前高溫管(P2)比所述后
高溫管(P4)更靠近所述擴大管部(253)的所述制冷劑流動方向的上游側進行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所述雙管式內部熱交換器(250)
包括:在所述內管(251)和所述外管(252)中的一個上形成的螺旋突起部(251a)
和螺旋槽部(251b);在所述內管(251)內形成的第一制冷劑通道(R1);以及在所
述內管(251)和所述外管(252)之間形成的第二制冷劑通道(R2)。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雙空調器,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劑通道(R1)是從
所述前蒸發(fā)器(240)和所述后蒸發(fā)器(320)排出的制冷劑相結合和流動的通道,并
且所述第二制冷劑通道(R2)是從所述冷凝器(220)排出的制冷劑流動的通道。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