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氣管道膨脹筒式不停輸帶壓封堵方法,采用膨脹筒式封堵器,所述封堵器包括
四通管件、夾板閥、連箱、開孔機、封堵器,所述封堵器包括一側面開口的膨脹筒;步驟如下:
步驟1、將膨脹筒式封堵器、空壓機輸送至待施工地段;
步驟2、挖開路面,根據天然氣管道的實際損壞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建立臨時旁路,若
是,以步驟2.1至步驟2.11完成封堵并建立臨時旁路管;若否,以步驟3.1至步驟3.12完成封
堵;
步驟2.1、選擇兩個內徑與待修復管道外徑相配的所述四通管件;
步驟2.2、將兩個所述四通管件分別焊接在所述待修復管道的進氣端和出氣端,使每一
所述四通管件中呈一直線的兩個接口分別與相應的所述待修復管道的外壁連接;
步驟2.3、將每一所述四通管件與所述待修復管道垂直的兩個接口中的一個封閉、另一
個安裝夾板閥;
步驟2.4、在每一所述夾板閥上安裝所述連箱,使所述連箱的主通道與所述待修復管道
垂直;
步驟2.5、在每一所述連箱上先后安裝所述開孔機,并將所述開孔機的開孔刀具設置在
所述連箱的主通道,并用所述開孔機將位于每一所述四通管件內的所述待修復管件上開
孔;
步驟2.6、開孔完畢后,關閉夾板閥,拆除開孔機;
步驟2.7、在所述連箱上設置所述封堵器,并將所述膨脹筒設置在所述連箱的主通道;
步驟2.8、在每一個所述四通管件的中間位置設置所述膨脹筒,每一個所述膨脹筒側面
的開口均朝向所述待修復管道需要保留的部分的軸向,然后通過每一所述膨脹筒內的調節
螺母調節所述膨脹筒的外徑,使外殼變形擴大;
步驟2.9、待每一所述膨脹筒的外殼變形擴大至能夠抵住所述四通管件的內壁時,封閉
所述連箱的主通道,并將兩個所述連箱的副通道連通形成臨時旁路;
步驟2.10、開啟所述連箱的副通道,籍由氣壓源輸出的氣壓將所述膨脹筒的外殼壓緊
在所述四通管件的內壁上,將待維修管道需要切除的部分封閉;
步驟2.11、完成封堵;
步驟3.1、選擇一內徑與待修復管道外徑相配的所述四通管件;
步驟3.2、將所述四通管件焊接在所述待修復管道的進氣端,使所述四通管件中呈一直
線的兩個接口分別與所述進氣端的外壁連接;
步驟3.3、將所述四通管件與所述待修復管道垂直的兩個接口中的一個封閉、另一個安
裝夾板閥;
步驟3.4、在所述夾板閥上安裝所述連箱,使所述連箱的主通道與所述待修復管道垂
直;
步驟3.5、在所述連箱上安裝所述開孔機,并將所述開孔機的開孔刀具設置在所述連箱
的主通道;
步驟3.6、打開所述夾板閥,用所述開孔機將位于所述四通管件內的所述待修復管件上
開孔;
步驟3.7、開孔完畢后,關閉夾板閥,拆除開孔機;
步驟3.8、在所述連箱上設置所述封堵器,并將所述膨脹筒設置在所述連箱的主通道;
步驟3.9、將所述膨脹筒移動到所述四通管件的中間位置,將所述膨脹筒側面的開口朝
向所述待修復管道的半徑方向,然后通過所述膨脹筒內的調節螺母調節所述膨脹筒的外
徑,使外殼變形擴大;
步驟3.10、待所述膨脹筒的外殼變形擴大至能夠抵住所述四通管件的內壁時,封閉所
述連箱的主通道,并將所述連箱的副通道與氣壓源連接;
步驟3.11、開啟所述連箱的副通道,籍由氣壓源輸出的氣壓將所述膨脹筒的外殼壓緊
在所述四通管件的內壁上,封閉所述四通管件與所述待修復管道連接的兩個接口,封堵所
述待修復管道的進氣端;
步驟3.12、完成封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管道膨脹筒式不停輸帶壓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步驟2.1或步驟3.1中,所述四通管件的內徑大于所述待修復管道的外徑1至5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管道膨脹筒式不停輸帶壓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步驟2.5或步驟3.6中,所述開孔刀具所開的孔的直徑大于所述待修復管道的外徑,小于
所述四通管件的內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管道膨脹筒式不停輸帶壓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3.10中,所述氣壓源的壓力大于所述進氣端的壓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管道膨脹筒式不停輸帶壓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夾板閥與所述四通管件之間通過法蘭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管道膨脹筒式不停輸帶壓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步
驟3.1至步驟3.12完成封堵的情況下,在完成所述待維修管道的更換后,按如下步驟拆除封
堵器:
步驟4.1、關閉所述連箱的副通道,拆除所述氣壓源;
步驟4.2、打開副通道,卸除所述膨脹筒內的氣壓;
步驟4.3、將所述夾板閥、所述連箱、所述膨脹筒,一起拆除后,用悶板封閉所述四通管
件與所述夾板閥連接的一端。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