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組織實施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的公告
發布時間:2006-06-06 來源:高技術處??? 2004-04-26
為貫徹落實“十五”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城市節水和海水(苦咸水)利用產業發展,經研究,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實施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以下簡稱專項),現將有關情況公告如下: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不足的國家,同時存在著用水效率不高等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缺水問題尤為突出,缺水范圍不斷擴大,缺水程度日趨嚴重。全國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供水不足,其中110個嚴重缺水。全國城市正常年份缺水60億立方米,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沿海城市和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大部分低于500立方米,處于嚴重缺水境況。
對于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給予了高度關注,在倡導節水,實施蓄水、跨流域調水等措施的同時,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和工業節水技術示范、促進節水產品產業化、加速海水利用技術產業化已成為水資源開源節流、解決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技術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在技術可行性和經濟適用性方面,具備了產業化發展條件,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認識不足、規模不大、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產業化技術和政策引導,積極推動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產業的發展。
開展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產業化工作,對于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使用、有效保護與安全供給,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國家安全等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可望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一、工作思路與原則
通過實施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大力推廣新型城市節水技術和海水利用技術,按照高起點、重示范、上水平的要求,堅持自主創新為主、引進消化吸收為輔的原則,建設一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通過產業化示范,掌握先進生產工藝、突破關鍵裝備制造技術,促進規模產業和大型企業的形成與發展,提升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為參與國際競爭奠定堅實基礎。在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建設中,注重機制創新與政策配套,推動我國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技術與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的有機結合,形成有利于我國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長遠發展的創新機制,促進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形成和快速發展。
(二)突出自主創新、綜合集成與技術合作、技術引進相結合。加速有重大需求和技術基礎的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形成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優勢技術領域。
(三)加強產業化研發能力,提高關鍵技術創新和工程化系統集成水平。
二、專項的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在城市節水領域,重點開展新型節水技術及廢水資源化技術產業化示范,以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海水利用領域,重點開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技術的產業化示范,推動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緩解我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高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引導、推動我國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產業持續、快速、健康增長,近期內通過建設城市節水和海水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提高我國節水和海水利用裝備的設計、加工水平和產品產業化能力,逐步改善我國用水模式和水資源結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特色產業領域,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產業格局;強化技術創新和轉化能力,發揮產、學、研等方面的優勢,形成產業技術持續創新體系,提高產業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
三、專項支持的重點技術方向
圍繞我國具有產業化基礎的城市節水技術、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等三個方面開展產業化示范工作。
(一)城市節水新技術及其裝備,主要包括工業節水工藝、工業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樓宇和醫院等生活污水單元處理及回用技術,污水處理復合絮凝藥劑、節水器具等節水高技術、裝備和產品的產業化。
(二)海水(苦咸水)淡化高技術產業化示范,主要包括低溫多效和反滲透海水(苦咸水)淡化等先進技術及其相關生產工藝、裝備的工程應用示范和產業化。
(三)海水直接利用高技術和裝備產業化,主要包括海水循環冷卻等先進技術及其專用新材料、新產品、新裝備的工程應用示范和產業化。
四、專項實施的組織方式
(一)專項按照《國家計委、財政部印發關于組織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實施意見的通知》(計高技[2000]2433號)的精神組織實施;
(二)專項將在項目主持部門申報的基礎上,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組織專家評選,擇優支持;
(三)專項從2004年起在3年內分年度滾動實施,每年集中受理一次專項申請,項目申報截止日期為1月底,2004年項目申報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四)項目主持部門(包括國務院有關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計委],計劃單列企業集團)在申報項目建議書時,請按要求同時報送項目簡介、簡表及其電子版本(Word文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