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度上海社會發展技術領域重點項目指南
發布時間:2002-07-26 來源: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指南中A為城市建設與管理關鍵技術、B為城市安全關鍵技術、C為環境保護關鍵技術、D為資源能源關鍵技術、E為其它關鍵技術重點項目指南,現予以公布。
A城市建設與管理關鍵技術
A-1
一、項目名稱: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前期技術研究
二、研究內容:
本課題針對長江口越江通道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若干重大技術問題,對(1)大直徑盾構掘進機的研制、(2)大型越江隧道襯砌結構設計施工、(3)大型隧道通風控制及其對隧道總體設計參數的影響、(4)長距離大型隧道泥水處理系統、(5)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的橋型選擇、跨徑組合及相關施工工藝等關鍵技術進行前期研究和試驗。
三、考核指標:
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通過研究掌握大直徑盾構掘進機的設計、制造和施工技術、水下長大隧道襯砌結構設計先進技術及長距離大流量狀況下的泥水處理技術,為上海、全國乃至世界建造軟土層水下長大隧道提供寶貴經驗。
A-2
一、項目名稱:軌道交通大型樞紐站立體交叉設計施工新技術應用研究
二、研究內容:
1、城市軌道交通大型樞紐站換乘技術
針對上海將建成總長780KM的軌道交通網絡、17座多線大型換乘中心站,特進行以下攻關研究內容:①樞紐車站建筑、結構形式,最佳換乘形式;②樞紐車站客流組織;③樞紐車站總體布局引起局部線路的調整;④對已建運營車站實施換乘形式、結構、施工的研究;⑤樞紐車站用地范圍控制的標準和原則。
2、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節點后建車站特殊施工技術
①研究后建車站變形以及具體的操作流程、施工參數;②基坑開挖的施工方法;③研究施工監控技術,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手段;④在原有圍護結構和新車站的圍護結構位置沖突情況下,經濟合理地清除原有圍護結構;⑤逆筑法支承樁的新穎方法。
三、考核指標:
1、結合新一輪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高潮,對換乘大型樞紐站,通過換乘形式的研究,達到最佳換乘形式,使在建線路車站規劃線路相換乘車站預留良好換乘節點。提出換乘便捷,規劃可控制,工程可實施,投資最合理方案。
2、針對大批量地鐵站的開工情況,運用時空效應規律和風險分析理論,解決在上海地鐵建設中首次遇到換乘樞紐中后建車站施工問題,減少施工對地面交通的影響。
A-3
一、項目名稱:城市軌道交通減振降噪若干重大關鍵技術研究
二、研究內容:
1、機械動力部件的隔振降噪措施研究,
2、車用主導聲頻段吸聲材料研究,
3、隔振降噪的軌道結構設計,
4、高架箱型梁的聲學結構設計。
三、考核指標:
1、提出高架橋箱型梁,路軌優化結構,隔振方案的設計方法和技術文件。
2、提供車廂動力部件振動頻普圖。
3、提供橡膠墊新材料、隔振裝置的實驗樣品和制作工藝。
4、經過綜合減振措施,使車輛行駛噪聲下降5dB。
A-4
一、項目名稱:東方藝術中心綜合施工技術研究
二、研究內容:
1、復雜條件、特殊要求的大面積超深基坑施工及環境保護技術。
2、針對按聲學要求設計的異型砼筒體和空間曲面型觀眾席以及巨型鋼筋砼環梁施工技術研究。
3、異型建筑的空間三維測量控制技術。
4、空間曲面形金屬蓋綜合設計、施工技術。
5、空間曲面節能環保玻璃幕墻施工技術。
三、考核指標:
1、完成復雜條件、特殊要求的大面積超深基坑施工及環境保護技術研究報告。
2、完成針對按聲學要求設計的異型砼筒體和空間曲面型觀眾席以及巨型鋼筋砼環梁施工技術研究報告。
3、完成異型形體三維測量控制技術研究。
4、完成空間曲面形金屬屋蓋綜合設計、施工技術研究。
5、完成空間曲面節能環保型玻璃幕墻施工技術研究。
A-5
一、項目名稱:上海F1國際賽車場工程建設管理和施工技術
二、研究內容:
1、組織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項目組織的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效率,達到項目管理目標。本子系統的主要內容包括組織結構設計、管理機構的組建以及項目管理組織措施的落實。采用簡單的輸入-輸出-反饋-修改的方式,對項目管理不同階段的人員落實、工作界面、責任權限等進行規范化實時管理,改善管理中的工作界面不清、責任不明、管理混亂等狀況。
2、合同管理:本模塊的研究內容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過程中充分體現FIDIC條款的具體應用,逐步適應我國加入WTO后與國際接軌的要求,二是規范化招投標及合同管理過程,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逐步實現網上招投標的目標。
3、實時進度控制:采用VR技術,可以打破以往施工過程不可逆的模式,并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深化施工圖設計,避免施工過程中的錯誤,對施工方案進行模擬、驗證、對比和優化,進而采用數字化手段制定和修改施工方案。
4、土體造型的處理與研究;不同結構形式的不均勻沉降控制的方法的研究;新型結構和設備的施工研究;對原有水系進行改造的研究。
5、數字化竣工驗收管理: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工程三維數字模型的建立使得精確工作量統計、數字化竣工驗收成為可能。
三、考核指標:
本系統開發由于以實際工程為背景,根據"信息技術、軟件產品評價、質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國家標準,按上述成果形成要求進行測試。形成比較成熟,科學合理的優化設計和先進可行和施工報告,及一套大面積軟土地基條件下關鍵施工技術的研究報告。
A-6
一、項目名稱: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運營計劃自動排布系統
二、研究內容:
1、基礎運營信息的分析,針對現行的運營安排工作、現在的客流分析,在相關性分析和質量分析的基礎上,對重點參數進行跟蹤分析。
2、基本數據庫,列車基本時刻表、列車運行時分表、列車停站時分表、標準值表、折返模式、存車軌道數等。
3、運營系統ATS的功能分析(包括已有的系統、和對未來系統功能的要求,主要時針對ATS系統的運營控制能力)。
4、對線路、運能的分析、數字化和模擬。
5、對運行圖約束原則的總結。
6、不同線路情況的適應性和線網的建模。
7、單一、固定線路、固定ATS系統的情況分析。
8、多線路、可變化線路、可擴展ATS功能系統的模型建立。
三、考核指標
1、完成客流、運營數據的基礎分析(以上海地鐵一號線為模型)。初步確定運行計劃的重要參數及相關性。
2、對上海地鐵一號線進行建模并實現上海地鐵一號線的運行圖系統。
3、根據上海地鐵二號線運行參數修正一號線運營圖系統,使之適用二號線的客流和線路情況,實現上海地鐵二號線的運行圖系統。
4、建立多線路線網的運行系統模型。
A-7
一、項目名稱:地鐵列車單元制動器國產化
二、研究內容:
1、閘瓦間隙制動調整裝置設計,
2、停放制動手動緩解裝置設計,
3、單元制動器復雜外型的設計與加工工藝研究,
4、單元制動器停放制動彈簧。
三、考核指標:
以上海地鐵一號線單元制動器的技術要求作為檢測考核指標。成果完成后對其中的關鍵結構和特殊設計可申請專利。
以上海地鐵一號線單元制動器為藍本,研制能替代進口件的產品,包括帶停放制動的單元器和不帶停放制動的單元制動器兩種樣機。
A-8
一、項目名稱:機場道面快速修復技術的研究
二、研究內容:
1、機場道面快速修復的技術要求
2、水泥混凝土道面快速修復技術
3、瀝青混泥土道面快速修復技術
4、道面快速修復技術
三、考核目標
1、針對水泥混泥土和瀝青混泥土道面,分別提出1-2種快速修復技術,包括修復材料、設計原理和方法、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方法。
2、所提出的快速修復技術可以滿足機場不停航施工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所提出的快速修復技術在機場維護實踐中得到應用,每種技術的實驗段不少于3處。
A-9
一、項目名稱:上海機場道路管理系統開發應用研究
二、研究內容:
1、機場道路管理決策理論
①道面管理的決策要素和決策層次
②機場道面典型技術特征和技術指標
③機場道面性狀評價與管理決策標準
2、道路評價、預測和修復的理論與技術
①道面調查評價技術
②道面使用性能預測技術
③道面養護維修(修復)對策
④決策分析技術
3、上海機場道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統(SHAPMS-GIS)的開發建立
①系統需求分析
②數據信息及其采集的標準和規范
③系統軟件設計
④系統結構和模塊功能分析
⑤基于GIS的機場道面管理、分析技術
4、基礎數據采集及與分析。
三、考核指標:
1、制定《上海機場道面評價管理技術規程》;
2、建立科學完整的機場道面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指標體系、相關理論模型以及評價標準;
3、提出道面修復典型對策及決策分析技術;
4、開發"上海機場道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統(SHAPMS-GIS)"(軟件);
5、系統試運行時間不少于6個月,并提供用戶培訓。
A-10
一、項目名稱:寬帶雙向網遠程抄表系統
二、研究內容:
1、數據采集:采用遠程表數據采集系統,將一定區域內的遠程表數據集中。
2、數據傳送:通過HFC有線寬帶雙向網,將數據傳送到各管理所。
3、數據處理:根據應用的要求,將原始數據進行各種處理,建立數據庫。
4、數據應用:抄表開帳、實時檢測、綜合分析和調度監測分析四大部分。
5、付費通:利用遠程智能化抄表系統抄取水量數據,與市府付費通項目結合。實現電子銷帳與網絡支付水費功能。
三、考核指標:
1、實現3個住宅小區的自來水遠程抄表,抄表規模超過1000戶,
2、遠程抄表系統數據采集精度大于99.5%,
3、HFC網絡每個月的故障時間不超過1小時,
4、在通訊網絡故障時,系統具有保存數據的功能,在網絡恢復正黨時,及時補充丟失數據,
5、付費通平臺傳輸到市北公司帳務中心收費信息差錯率不大于01%,
6、保證無病毒數據傳入用戶端。
A-11
一、項目名稱:車牌自動識別在ITS中的應用研究
二、研究內容:
1、車牌自動識別應用于快速干道的交通流檢測和OD調查;
2、車牌自動識別應用于高速公路網聯網收費系統的多路徑識別應用;
3、車牌自動識別應用于違章車輛的即時處理;
4、ERP(擁擠收費系統)中車牌自動識別技術的應用研究。
三、考核指標:
1、在目前車牌的自動識別率達到90%的情況下,通過系統整體方案處理,使系統的識別正確率達到95%以上,以達到系統可用性,
2、能完成系統的功能要求,在項目結束時,按系統功能驗收,
3、對于各子項目,能結合應用系統整體要求提供。
A-12
一、項目名稱: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管理系統研究
二、研究內容:
1、混凝土生產企業財務管理,包含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兩個大的組成部分;
2、商品混凝土的生產控制;
3、現商品混凝土生產相關的物流管理;
2、混凝土生產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三、考核目標:
在應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將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和財務管理實現一體化后,可以達到如下目標:
1、減少庫存投資1.4-1.5倍,提高50%的庫存周轉率;
2、提高準時交貨率55%,降低誤期率35%,減少延期交貨80%;
3、采購提前期縮短50%;
4、減少停工待料60%;
5、制造成本降低12%;
6、減少管理人員10%,提高生產能力10%-15%
B城市安全關鍵技術
B-1
一、項目名稱:上海市地震動區劃
二、研究內容:
調研國際、國內在地震區劃和設計地震動研究領域的新進展,針對上海市的特點和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適合于上海市的地震動區劃方案,完成上海市地震動區劃圖,為上海市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確定合理的抗震設防標準。
三、考核指標:
提交上海地區的地震動劃圖、使用說明、專題研究報告和綜合研究報告。本項目同時將發表論文8篇,以介紹本項目中形成的新思維、經驗,供我國以后或其它國家和地區在編制地震動區劃時參考。
本成果技術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的要求。地震危險性分析等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聲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規范(GB17741-1999)的做法。
本成果必須通過國家地震主管部門組織的評審。
B-2
一、項目名稱:重大工業事故與大城市火災防范
二、研究內容:
1、上海市重大危險源辯識及其影響的定量化評估;
2、上海市重大事故風險評估、典型危險品火災危險性分析
3、上海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先進技術與裝備的研究。
三、考核指標:
1、上海市(以防御重大火災及化學事故為核心的)城市安全實施的若干關鍵技術;
2、上海市典型危險品火災危險性綜合分析及對策建議;
3、若干應急救援的先進技術與裝備。
B-3
一、項目名稱:上海及洋山海域強風暴潮減災保障預警系統
二、研究內容:
1、建立臺風、強風暴監測資料信息傳輸和預報服務網絡系統。
2、建立臺風、強風暴潮延期與實時資料數據庫。
3、建立臺風、強風暴潮預報服務工作站。
三、考核指標:
1、系統預警報范圍擴大到大、小洋山,預報系統各項技術指標達到2000年世界先進水平,即預報時效不低于72小時;臺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小于1.5個緯距,48小時誤差小于3.3個緯距;風暴潮預報的誤差小于"上海地區強風暴預報警報及影響研究(市科學發展基金會項目編號:992512008)的考核指標。
2、預警報報務系統業務化預報保證率不低于85%,即在系統的資料信息傳輸和預報服務,系統的臺區、強風暴潮延時與實時資料數據庫,系統內各類預警報客觀模式工作站運行等三個主要子系統的工作綜合效能大于85%。
B-4
一、項目名稱:大型自動化監控系統的防雷保護
二、研究內容:
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研究防感應雷的分級保護系統;研究開發高能量材料及其穩定性;研究脫離器和芯片的新材料和新工藝;研究提高標稱放電電流,降低限制電壓的方法,其內容包括:
1、對氧化鋅材料降低限制電壓的研究;
2、對低熔點金屬材料用作芯片劣化保護的研究;
3、對高通能量芯片并聯技術的研究;
4、對多級保護時級間匹配技術的研究;
5、大容量氧化鋅的出線與低熔點金屬材料焊工藝研究。
三、考核指標:
1、研制完成電涌保護器系列:額定電壓230V,放電電流10、20KA波形(8/20μs),電壓保護水平1.8KV,的帶劣化指示和信號輸出的電涌保護器;
2、研究完成防雷電源箱系列:額定電壓230V,額定電流20、63A,最大放電電流40KA(8/20μs),電壓保護水平1KV;
3、研究符合我國情況的防感應雷的分級保護系統,并提出報告;
4、研制完成最大放電電流40KV(8/20μs)的沖擊電流試驗設備,可滿足放電電流40KA時限制電壓的測定;
5、制定完成電涌保護器國家和行業標準。
C環境保護關鍵技術
C-1
一、項目名稱:城市輻射場的環境能量效應研究
二、研究內容:
1、城市輻射場類型和強度分布。
2、城市輻射場城市輻射場的熱能轉換及其與城市熱場的相關性。
3、城市輻射場及其熱能轉換與植物生態的相關性。
4、城市輻射場的空氣離子效應。
5、城市輻射場的生態閾值及結構合理性評價。
三、考核指標:
1、城市輻射的能量分析技術。
2、環境能量效應的植物生態標志。
3、城市輻射場環境區劃方法和程序。
4、綜合技術報告、總結報告、專題論文。
C-2
一、項目名稱:居室環境中有毒氣體的快速檢測與評價技術
二、研究內容:
1、研制能檢測居室空氣中甲醛、苯系物(苯、甲醛、二甲苯)和氨氣的含量,并集采樣與檢測于一體的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微型檢氣管。
2、有毒氣體評價標準和方法研究。
三、考核指標
1、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快速檢測方法和裝置,
2、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C-3
一、項目名稱:非平衡態SO2轉化SO3的煙氣脫硫技術研究
二、研究內容:
1、建立非平衡態SO2直接轉化SO3的試驗裝置,
2、驗證高的dT/dt法在非平衡態下SO2直接轉化為SO3的理論的正確性,
3、研究dT/dt參量變化等因素對SO3轉換率的影響,
4、在模擬煙氣中多相氣體對SO3轉換率的影響,
5、試驗裝置系統參數與制酸工藝參數的匹配。
三、考核指標:
1、在高的dT/dt溫度速率下SO2轉化為SO3,
2、煙氣中SO2直接轉化為SO3的轉換率在65-80%,
3、完成技術研究報告。
C-4
一、項目名稱:廢水中"三致"物質和難降解COD的深度凈化技術研究
二、研究內容:
1、"三致"物質瞬態吸收光譜凈化機理研究
2、"三致"物質瞬態吸收光譜凈化動力學
3、難降解COD的深度凈化技術研究
4、"三致"物質和難降解COD深度凈化裝置開發
三、考核指標:
1、確定"三致"瞬態吸收光譜的最佳波長
2、"三致"物質凈化達到規定的綜合毒性指標值(TEQ)以下。
3、難降解COD中生物代謝產物(SMP)析凈化率大于90%。
C-5
一、項目名稱:陳行水庫避污蓄清與自凈能力研究
二、研究內容:
1、按國家地表水標準(GHZB1-1999),研制鹽水入侵期陳行水庫取水口及周圍水質變化規律。
2、按國家地表水標準(GHZB1-1999),研究非鹽水入侵期陳行水庫取水口及周圍水質變化規律。
3、按國家地表水標準(GHZB1-1999),研究陳行水庫自凈(物理、化學、生物)機理。
4、按國家地表水標準(GHZB1-1999),研究不同供水量、不同供水季節水庫的停留時間。
5、提高長江原水水質的調度方案及工程對策。
三、考核目標:
掌握現有水庫的自凈規律,確定不同季節長江水在水庫中的停留時間,掌握簡化自來水制水工藝,降低制水成本,減少制水過程的二次污染。使2-3類陳行水庫轉變為1-2類原水,或多數水質指標達到1類。
C-6
一、項目名稱:有機廢氣催化燃燒凈化裝置
二、研究內容:
1、合適的催化劑和催化載體選擇
2、設計開發低能耗高凈化率電加熱預熱式催化燃燒凈化裝置
3、催化燃燒凈化裝置產品規格化、系列化。
三、考核指標:
1、該裝置有機廢氣經催化燃燒后排放污染物必須達到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2、燃燼率99%。
C-7
一、項目名稱:芳綸廢料研制漿粕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二、研究內容:
本課題針對芳綸廢料進行若干關鍵技術后處理,使其變廢為寶,并綜合利用。
1、芳綸廢料后處理關鍵技術,
2、關鍵機械裝備的研制,
3、纖維綜合利用技術。
三、考核指標:
1、形成一定規模處理量,
2、形成一套完整的回收后處理技術,
3、完成應用技術研究等。 C-8
一、項目名稱:新型膜生物反應器
二、研究內容:
將著重研制平片膜濾膜組件,(國內空白)降低運行成本,使排放液可作中水回用,實現環保與水資源化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