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熱交換器,包括第一板(12;112)和第二板(14;114)的交
替疊放結構,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設置有第一褶皺部(16;116)和第
二褶皺部(18;118),以便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限定用于第一流體(F1)
的第一流動通道(C1),所述第一流動通道與用于第二流體(F2)的第二流
動通道(C2)交替,
第一褶皺部(16;116)以第一間距(P1)隔開,而第二褶皺部(18;
118)以第二間距(P2)隔開,該第二間距與第一間距(P1)不同,由此允許
第一流動通道(C1)和第二流動通道(C2)限定出第一截面區域(S1)和不
同的第二截面區域(S2),以分別用于第一流體(F1)和第二流體(F2),
其特征是,
a)第一板(12)和第二板(14)被有錐度的凸起周邊邊緣(34,50)
圍繞,以允許通過嵌套并釬焊所述板各自的周邊邊緣而將所述板相互組裝;
b)所述周邊邊緣的高度作為嵌套角度值以及板材料的厚度的函數來決
定,以便允許以在所述板組裝時相鄰板的凸起周邊邊緣之間接觸的方式嵌
套;
c)褶皺部的高度適于確保一個板和下一個板之間接觸,但是不會限制
嵌套,以便確保恒定的嵌套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板(12;112)具有
平坦基部(32;132),所述基部限定出讓第一褶皺部(16;116)穿過的中
性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二板(14;114)具有
平坦基部(48;148),所述第二板的平坦基部限定出讓第二褶皺部(18;118)
穿過的中性線。
4.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褶皺
部(16)沿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直線延伸,且第二褶皺部(18)沿平行
于第二方向(D2)的直線延伸,所述第二方向相對于第一方向(D1)成角度
地延伸,從而第一褶皺部和第二褶皺部相交并經由各自的峰部接觸。
5.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褶皺
部(116)以V形樣式延伸且第二褶皺部(118)以互相相反方向的V形樣
式延伸,從而第一褶皺部和第二褶皺部相交并經由各自的峰部接觸。
6.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間距
(P1)對第二間距(P2)的比例(P1/P2)為1/2或2/3。
7.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板(12;
112)和第二板(14;114)每一個設置有帶錐度的凸起周邊邊緣(34;134;
50;150),以允許通過嵌套和將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各自周邊邊緣釬焊起來而
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組裝。
8.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板(12;
112)和第二板(14;114)具有大體矩形的形狀。
9.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板(12;
112)和第二板(14;114)設置有開口(40、42、44、46;56、58、60、62;
140、142、144、146;156、158、160、162),用于第一流體(F1)和第二
流體(F2)通過。
10.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其包括第
一閉合端板(20;120)和第二端板(22;12),第二端板設置有讓第一流體
(F1)進出的兩個噴嘴(24、26;124、126)和讓第二流體(F2)進出的另
外兩個噴嘴(28、30;128、130)。
11.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第一截面
區域(S1)和第二截面區域(S2)中最小的那個截面區域用于第一流體(F1)
和第二流體(F2)中運行在最高壓下的那個流體。
12.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是,其以冷凝
器的形式制造,適于傳送制冷劑和冷卻流體。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