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效率優化汽水換熱首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熱交換器(1);所述第一熱交換器
(1)的蒸汽輸入端通過第二電動蝶閥(a2)與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相連接;所述第一熱交換
器(1)的蒸汽輸入端還通過第十五電動蝶閥(a15)與汽動循環水泵(5)的蒸汽輸出端相連
接;所述第一熱交換器(1)的蒸汽輸入端還與疏水擴容器(4)的蒸汽輸出端相連接;
所述第一熱交換器(1)的蒸汽凝結水輸出端通過疏水器(39)與凝結水回流管道(H)相
連接;所述第一熱交換器(1)的高溫水輸入端通過第七電動蝶閥(a7)與高溫水回水輸入管
道(J)相連接;所述第一熱交換器(1)的高溫水輸出端與高溫水供水管道(B)相連接;
所述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還分別通過第三電動蝶閥(a3)、第四電動蝶閥(a4)與第二
熱交換器(2)、第三熱交換器(3)的蒸汽輸入端相連接;所述高溫水供水管道(B)還分別與所
述第二熱交換器(2)、所述第三熱交換器(3)的高溫水輸出端相連接;所述疏水擴容器(4)的
凝結水輸入端還分別與所述第二熱交換器(2)、所述第三熱交換器(3)的蒸汽凝結水輸出端
相連接;所述疏水擴容器(4)的凝結水輸出端與所述凝結水回流管道(H)相連接;所述高溫
水回水輸入管道(J)還分別通過第八電動蝶閥(a8)、第九電動蝶閥(a9)與所述第二熱交換
器(2)、所述第三熱交換器(3)的高溫水輸入端相連接;
所述凝結水回流管道(H)分別通過第一凝結水泵(13)及第二凝結水泵(14)與至鍋爐化
水車間管道(D)相連接;所述第一凝結水泵(13)輸入端設置有第九蝶閥(b9),所述第一凝結
水泵(13)輸出端設置有第十蝶閥(b10);所述第二凝結水泵(14)輸入端設置有第十一蝶閥
(b11),所述第二凝結水泵(14)輸出端設置有第十二蝶閥(b12);
所述汽動循環水泵(5)的蒸汽輸入端通過第一電動蝶閥(a1)與所述自廠區蒸汽主管道
(A)相連接;所述汽動循環水泵(5)的高溫水輸入端通過第十二電動蝶閥(a12)與高溫水回
水管道(C)相連接;所述汽動循環水泵(5)的高溫水輸出端通過第六蝶閥(a6)與所述高溫水
回水輸入管道(J)相連接;
所述高溫水回水管道(C)還通過第十三電動蝶閥(a13)與電動循環水泵(6)的高溫水輸
入端相連接,所述電動循環水泵(6)的高溫水輸出端通過第十四電動蝶閥(a14)與所述高溫
水回水輸入管道(J)相連接;所述高溫水回水管道(C)首端依次并聯設置有第十電動蝶閥
(a10),過濾器(7)、第十一電動蝶閥(a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效率優化汽水換熱首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熱交換器
(1)的蒸汽輸入端通過第五電動蝶閥(a5)以及電動調壓閥(40)與所述自廠區蒸汽主管道
(A)相連接,所述電動調壓閥(40)壓強設置為與所述疏水擴容器(4)的蒸汽輸出端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效率優化汽水換熱首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水回水輸入
管道(J)通過電動調節閥(20)與所述高溫水供水管道(B)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效率優化汽水換熱首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水供水管道
(B)的首端以及所述高溫水回水管道(C)的首端均設置有溫度測量儀;
所述電動調節閥(20)由所述高溫水供水管道(B)首端的溫度測量儀控制;所述汽動循
環水泵(5)及所述電動循環水泵(6)由所述高溫水回水管道(C)首端的溫度測量儀控制。
5.應用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效率優化汽水換熱首站的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工況:
正常運行工況:
當第一熱交換器(1)的換熱量可以滿足熱負荷需求時,開啟第一電動蝶閥(a1)、第十五
電動蝶閥(a15);關閉第二電動蝶閥(a2)與第五電動蝶閥(a5),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
的熱源過熱蒸汽【P1,T1】驅動汽動循環水泵(5)運行,汽動循環水泵(5)的汽輪機排出的蒸汽
【P2,T2】通過第十五電動蝶閥(a15)再進入第一熱交換器(1)進行換熱;第一熱交換器(1)產
生的凝結水經疏水器(39)壓力降為P3,引流至凝結水回流管道(H);
當第一熱交換器(1)的換熱量熱負荷不能滿足需求時,開啟第三電動蝶閥(a3)與第四
電動蝶閥(a4),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的熱源過熱蒸汽【P1,T1】直接進入第二熱交換器
(2)、第三熱交換器(3)進行換熱,產生的凝結水進入疏水擴容器(4),疏水擴容器(4)閃蒸出
一部分壓強為P2的蒸汽進入第一熱交換器(1)進行換熱;疏水擴容器(4)產生的凝結水壓力
降為P3,再引至凝結水回流管道(H);
非正常運行工況:
非正常運行工況一:
當第二熱交換器(2)或第三熱交換器(3)需要檢修,而汽動循環水泵(5)正常運行時,開
啟第一電動蝶閥(a1)、第六電動蝶閥(a6)、第十二電動蝶閥(a12),關閉第二電動蝶閥(a2)、
第十三電動蝶閥(a13)、第十四電動蝶閥(a14)與第五電動蝶閥(a5),第一熱交換器(1)、第
三熱交換器(3)或第二熱交換器(2)正常運行,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的熱源過熱蒸汽
【P1,T1】驅動汽動循環水泵(5)的汽輪機運行,汽動循環水泵(5)的汽輪機排出蒸汽【P2,T2】
再進入第一熱交換器(1)進行換熱,產生的凝結水經疏水器(39)壓強降為P3,引至凝結水回
流管道(H);
當第一熱交換器(1)換熱量熱負荷不能滿足需求時,可開啟第四電動蝶閥(a4)或者第
三電動蝶閥(a3),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的熱源過熱蒸汽【P1,T1】直接進入第三熱交換
器(3)或第二熱交換器(2)進行換熱,產生的凝結水進入疏水擴容器(4),疏水擴容器(4)閃
蒸出一部分壓強為P2蒸汽,進入第一熱交換器(1)進行換熱,疏水擴容器(4)產生的凝結水
壓力降為P3,再引至凝結水回流管道(H);
非正常運行工況二:
當第二熱交換器(2)或第三熱交換器(3)需要檢修,且汽動循環水泵(5)不正常運行時,
需要運行電動循環水泵(6),關閉第一電動蝶閥(a1)、第六電動蝶閥(a6)、第十二電動蝶閥
(a12),開啟第二電動蝶閥(a2)、第十三電動蝶閥(a13)、第十四電動蝶閥(a14),第一熱交換
器(1)直接接入不經調壓的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的熱源過熱蒸汽【P1,T1】,使第一熱交
換器(1)能夠正常運行,產生的凝結水經疏水器(39)壓力降為P4,引至凝結水回流管道(H);
當第一熱交換器(1)換熱量熱負荷不能滿足需求時,可開啟第四電動蝶閥(a4)或者第
三電動蝶閥(a3),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的熱源過熱蒸汽【P1,T1】直接進入第三熱交換
器(3)或第二熱交換器(2)進行換熱,產生的凝結水進入疏水擴容器(4),疏水擴容器(4)閃
蒸出一部分P2蒸汽,進入第一熱交換器(1)進行換熱,疏水擴容器(4)產生的凝結水壓力降
為P3,此時第一熱交換器(1)內壓強維持在P2,經疏水器降壓的凝結水壓力該維持在P3,因此
需要關閉第二電動蝶閥(a2),開啟第五電動蝶閥(a5),使用電動調壓閥(40),使進入第一熱
交換器(1)的蒸汽壓力維持在P2;第一熱交換器(1)和疏水擴容器(4)產生的凝結水引至凝
結水回流管道(H);
非正常運行工況三:當第一熱交換器(1)需要檢修,關閉第一電動蝶閥(a1)、第二電動
蝶閥(a2)、第五電動蝶閥(a5)、第六電動蝶閥(a6)、第十二電動蝶閥(a12)、第十五電動蝶閥
(a15),停止使用汽動循環水泵(5),運行電動循環水泵(6),分別或者同時開啟第三電動蝶
閥(a3)與第四電動蝶閥(a4),自廠區蒸汽主管道(A)輸出的熱源過熱蒸汽【P1,T1】直接進入
第二熱交換器(2)或第三熱交換器(3)進行換熱,換熱產生的凝結水進入疏水擴容器(4),引
至凝結水回流管道(H)。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效率優化汽水換熱首站的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工況:
正常運行工況:
來自高溫水回水管道(C)的高溫水回水經第十電動蝶閥(a10),過濾器(7)、第十一電動
蝶閥(a11),第十二電動蝶閥(a12),進入汽動循環水泵(5),再經第六電動蝶閥(a6),分別接
入第一熱交換器(1)、第二熱交換器(2)、第三熱交換器(3)進行換熱,再匯至高溫水供水管
道(B),為用戶需求側的熱水管網提供熱水;
當用戶需求側熱負荷需要減小時,通過調節電動調節閥(20),在高溫水供水管道(B)中
混入一部分不經換熱高溫水回水管道(C)輸出的回水,降低供水溫度,使高溫供水溫度不超
過設計供水溫度T0;
非正常運行工況:
當汽動循環水泵(5)需要檢修維護時,關閉第六電動蝶閥(a6)、第十二電動蝶閥(a12);
開啟第十三電動蝶閥(a13)、第十四電動蝶閥(a14)來自用戶需求側的高溫水回水管道(C)
輸出的回水高溫水回水經第十電動蝶閥(a10),過濾器(7)、第十一電動蝶閥(a11),第十三
電動蝶閥(a13),進入電動循環水泵(6),再經第十四電動蝶閥(a14),分別接入第一熱交換
器(1)、第二熱交換器(2)、第三熱交換器(3)進行換熱,再匯至高溫水供水管道(B),為用戶
需求側提高熱水;
當用戶需求側熱負荷需要減小時,通過調節電動調節閥(20),在高溫水供水管道(B)中
混入一部分不經換熱高溫水回水管道(C)輸出的回水,降低供水溫度,使高溫供水溫度不超
過設計供水溫度T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