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改
性后的纖維素纖維織物,置于染色機中進行活性染料染色,浴比控制在1:6~1:10,然后依次
加入活性染料和純堿進行溶解,升溫速率以1℃/min~2℃/min升至染色溫度40℃~60℃,恒
溫染色30min~60min,染色結束后排放染色殘液,織物經40℃~60℃熱水洗,皂洗,水洗,烘
干,得到無鹽低堿染色織物;所述的活性染料為鹵代均三嗪型單活性基染料或乙烯砜型單
活性基染料;
所述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殼寡糖的制備:
將殼聚糖用乙酸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催化劑MnO2/CuO,震蕩5min~15min,緩慢加入30%
過氧化氫,控制恒溫40~80℃在搖床水浴中進行降解反應2~6h后,調節降解液 pH值至中性,
脫除降解產物中的金屬離子,真空旋蒸濃縮,用無水乙醇醇沉,離心分離出殼寡糖沉淀物,
再經真空干燥后研成粉末待用;
步驟(1)中:所述的殼聚糖分子量16萬,脫乙酰度>95%;
步驟(1)制備的殼寡糖的聚合度為1~13,分子量集中在100~2000之間;
(2)反應性殼寡糖衍生物的制備:
(a)HTCC的合成:將步驟(1)制得的殼寡糖與2,3-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銨依次溶于蒸餾
水中置于四口燒瓶內,在80~90℃攪拌反應10~12 h,冷卻,洗滌,最后真空抽濾得白色固體
產物HTCC待用;
(b)反應性殼寡糖衍生物的合成:將HTCC、丙烯酸羥基酯、阻聚劑及NH4Cl依次加入水中
溶解;在105℃~160℃下反應10~60min;反應結束后加入乙醇、丙酮并攪拌使其析出沉淀,再
將該產物用體積比為0.4~3∶1的乙醇-丙酮溶液徹底沖洗,經抽濾和干燥,得到反應性殼寡
糖衍生物;
(3)纖維素纖維的反應性殼寡糖衍生物改性:
將步驟(2)制備的反應性殼寡糖衍生物與NaHCO3配制成改性整理液,其中反應性殼寡糖
衍生物濃度為3g/L~5g/L,NaHCO3濃度為15g/L~20g/L,將纖維素纖維織物浸軋改性整理液,
采用二浸二軋,軋液率為60%~80%,在60℃~80℃烘干后,再在120~130℃焙烘2min~3min,然
后水洗中和,使布面呈中性,烘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1)的降解反應中:殼聚糖質量濃度分數為2%~5%,催化劑MnO2/CuO質量濃度分數為
0.5%~2%,摩爾比MnO2/CuO為1:1~3,30%過氧化氫質量濃度分數為2%~6%,乙酸質量濃度分數
為2%~6%,余量為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1)中:真空旋蒸濃縮后,用三倍體積的無水乙醇醇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2)中的HTCC的合成:殼寡糖的質量百分濃度為10%~60%,殼寡糖與2,3-環氧丙基三
甲基氯化銨的摩爾比為1:1~5,所述HTCC的最終取代度為80%~8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2)中的反應性殼寡糖衍生物的合成:丙烯酸羥基酯的質量百分濃度為10%~85%;阻
聚劑的質量百分濃度為0.001%~0.085%;HTCC與丙烯酸羥基酯的摩爾比為1:1~5;HTCC與氯
化銨的摩爾比為1:0.2~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2)中的反應性殼寡糖衍生物的合成:所述的丙烯酸羥基酯為丙烯酸羥乙酯,可以
保證其接枝到HTCC上后仍有較好的水溶性,其與HTCC的摩爾比為4:1;所述的阻聚劑為4-甲
氧基苯酚,可以在接枝反應進行時防止丙烯酸羥基酯中的烯鍵發生反應,其質量占丙烯酸
乙酯質量的0.015%;所述氯化銨作為接枝反應的催化劑,其與HTCC的摩爾比為3: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鹽低堿深染型纖維素纖維織物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3)中: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織物為棉、麻、粘膠、莫代爾、天絲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纖維
的混紡或交織織物,纖維素纖維織物在浸軋改性整理液前,先進行堿預處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