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霉素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紅霉素類化合物為琥乙紅霉素結晶水合物,
分子式為C43H75NO16·nH2O,n=0.25、0.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霉素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紅霉素類化合物為琥
乙紅霉素0.25水合物,分子式為C43H75NO16·0.25H2O。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琥乙紅霉素0.25水合物,其特征在于:利用粉末X射
線衍射法測量,在衍射角2θ、3-60°的測量范圍內,在如下2θ值的位置具有相應
的特征值:5.04,6.41,6.76,8.01,9.02,10.36,10.94,12.95,13.48,15.10,15.96,
16.90,18.23,19.12,19.75,20.64,21.20,22.36,23.78,24.39,25.94,28.6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的紅霉素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紅霉素類化合物為
琥乙紅霉素0.5水合物,分子式為C43H75NO16·0.5H2O。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琥乙紅霉素0.5水合物,其特征在于:利用粉末X射
線衍射法測量,在衍射角2θ、3-60°的測量范圍內,在如下2θ值的位置具有相應
的特征值:5.02,6.42,6.74,8.03,9.01,10.36,10.95,12.82,13.49,15.11,15.94,
16.90,17.80,18.22,18.72,19.13,19.78,20.67,23.66。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琥乙紅霉素0.5水合物,其特征在于:利用粉末X射
線衍射法測量,在衍射角2θ、3-60°的測量范圍內,在如下2θ值的位置具有相應
的特征值:5.04,6.43,6.75,8.00,9.03,10.01,10.35,10.93,13.51,15.12,15.97,
16.92,19.19,19.69,20.65,22.42,23.77,25.97,28.66,29.4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霉素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選自:
方法A.在反應容器中,以C1-C6的低分子醇、C2-C6的低級腈、C3-C8的低
分子酮或C2-C8的低級醚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溶劑,加紅霉素,0-50℃之間攪拌,
使溶解,加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或碳酸鉀、水攪拌,冷卻至20℃以下,加琥珀酸
單乙酯酰鹵,包括琥珀酸單乙酯酰氯或琥珀酸單乙酯酰溴,用TLC監測至反應
完全,加入酸或堿,控制pH值在7.0-8.5左右,沉降分離有機相,在有機相中加
入水,冷卻到-20~10℃,待固體析出畢,過濾,所得的固體再用水與C1-C6的低
分子醇、C2-C6的低分子腈、C2-C8的低分子醚、C3-C8的低分子酮、C1-C6的低分
子鹵代烴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溶劑進行一次或多次重結晶,冷卻到-20~10℃,過
濾,干燥,得琥乙紅霉素結晶水合物;
或者方法B:在反應容器中,以C1-C6的低分子醇、C2-C6的低級腈、C3-C8
的低分子酮或C2-C8的低級醚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溶劑,加硫氰酸紅霉素或硫氰酸
紅霉素結晶水合物、乳酸紅霉素的一種或幾種,攪拌,加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或碳
酸鉀、水攪拌,攪拌反應1-3小時,滴加酸或堿的水溶液,攪拌,控制pH值在
7.0-8.5左右,沉降分離有機相,有機相中加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或碳酸鉀、水攪拌,
冷卻至20℃以下,加琥珀酸單乙酯酰鹵,包括琥珀酸單乙酯酰氯或琥珀酸單乙
酯酰溴,用TLC監測至反應完全,加入酸或堿,控制pH值在7.0-8.5左右,沉
降分離有機相,在有機相中加入水,冷卻到-20~10℃,待固體析出畢,過濾,
所得的固體再用水與C1-C6的低分子醇、C2-C6的低分子腈、C2-C8的低分子醚、
C3-C8的低分子酮、C1-C6的低分子鹵代烴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溶劑進行一次或多次
重結晶,冷卻到-20~10℃,過濾,干燥,得琥乙紅霉素結晶水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琥乙紅霉素結晶水合物重結晶溶劑選自:水與乙醇、
異丙醇、乙腈、乙醚、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霉素類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制備含有琥
乙紅霉素結晶水合物組合物上的應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霉素類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制備固體制
劑、經皮膚或粘膜給藥的軟膏和凝膠、以及栓劑上的應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霉素類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制備對敏感
的敏感菌、支原體、衣原體所引起的人和動物感染的治療或預防用藥物中的應用,
感染選自: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鼻竇炎、猩紅熱、蜂窩織炎、白喉及白喉
帶菌者、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放線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軍團菌病、
肺炎支原體肺炎、肺炎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屬或支原體屬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沙眼衣原體結膜炎、厭氧菌所致口腔感染、空腸彎曲菌腸炎,百日咳,風濕熱復
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