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界面分子信標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層疊設置的芯片、納米金
屬層、非金屬電介質層、氧化石墨烯層,還包括設置于氧化石墨烯層上的核酸分子探針;所
述核酸分子探針的一端通過末端共價修飾于氧化石墨烯層上,另一端標記熒光基團;所述
納米金屬層用于與熒光基團標記的熒光染料產生表面等離子體耦合共振;所述非金屬電介
質層用于消除金屬猝滅作用;所述氧化石墨烯層用于吸附未發生特異性識別的核酸分子探
針并猝滅其熒光基團信號;所述核酸分子探針用于特異性識別目標分析物;其中,所述納米
金屬層的金屬為金、銀或銅;所述非金屬電介質層的非金屬電介質為二氧化硅、二氧化鈦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界面分子信標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金屬層厚度
為20nm~10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界面分子信標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屬電介質層
厚度為5nm~10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界面分子信標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下表面連接
有用于收集耦合熒光信號的棱鏡。
5.一種界面分子信標傳感器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基底制備:以石英芯片為基材,在其上表面濺射出厚度為20nm~100nm的納米金屬
層和厚度為5nm~100nm的非金屬電介質層,之后放入酸溶液中浸泡25~35min,取出用去離
子水充分沖洗,氮氣吹干;在非金屬電介質層上通過旋轉涂布方式,涂覆氧化石墨烯層,得
到基底;
(2)傳感器制備:將步驟(1)制得的基底在1-芘丁酸的DMF溶液中浸泡1.5~2.5h,洗凈
后,在含有1-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亞胺和N-琥珀酰亞胺的MES緩沖液中活化1~2h;
洗凈后,滴加兩端分別由氨基和Texas Red染料標記的核酸分子探針溶液靜置2.5~3.5h;
隨后滴加0.1%牛血清白蛋白封閉1h后清洗干凈;
(3)檢測:將石英芯片的下表面通過折射油與棱鏡相連,所述折射油的折射率與所用棱
鏡相適配,以激發光照射芯片,并于棱鏡一側收集耦合熒光信號,將含目標分子的待測樣品
孵育在傳感器表面,通過待測樣品孵育前后的信號變化實現對待測樣品變化進行檢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界面分子信標傳感器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
對待測樣品不同鏈長度核酸、目標分子隨濃度變化進行檢測。
展開